为深入落实“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6月1日至17日,组建了一支由专班分管领导为组长,专班干部和市民督查团成员为组员的临时督查组,以网上查询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对全市重点部门(单位)、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督查,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概况
全市证明材料涉及部门(单位)300个,截至目前,共梳理证明材料2468项,拟取消2263项,已公布取消清单1781项(共二批),拟取消比例91.69%。本次督查共走访市级部门(单位)23个、行政县3个、行政区4个、乡镇(街道)5个、村(社区)9个、所属办公点85个,对比网络清单2000余条,询问专业人员21人,模拟现场办理事项3次,12345电话询问4项;共计督查证明事项230项,发现问题124项,已落实整改58项。
二、好的方面
(一)思想重视,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单位对“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将职责落实到人,将进度细化到日,实现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市大数据局积极开发远程协查平台及遗失声明发布平台;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试点;德清县成立专班并开展为期数周的证明材料清单审核会,共审核县级部门证明材料352项,镇街道证明材料342项;长兴县针对金融系统证明材料难清理的情况,专门组织全县金融系统负责人三次会议讨论,取消比例从原来的25%提高到80%。
(二)步调一致,工作有序推进。各部门(单位)、县区都能按照“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按时有序、保质保量推进证明材料的梳理和取消工作;同时,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电台、报纸等媒体平台对取消材料进行了公布(示)。例如,市公安局克服高频证明多、覆盖范围广的困难,从证明需求和出具两方面积极推进远程数据协查、部门间现场协查, 61项证明取消率达到100%;市建设局44项证明材料全部取消,取消比例达100%。
(三)创新举措,突破清证难点。各部门(单位)针对部分重点、难点问题能深入研究、创新办法、落实对策。例如,对无法直接取消的证明材料通过优化手段(如网络协查,个人承诺等)实现证明材料实质性取消,市民政局将“身后一件事”有效结合到证明取消工作中,主动协调死亡证明、经济情况证明等高频疑难证明优化出具工作;市经信局主动对接工作专班,开展证明远程协查工作试点;安吉县开展部门间及乡镇、村“证小二”数据核查机制,帮助企业、群众获取办事过程中所需证明材料,实现无证明村(社区)全覆盖。
三、存在问题
(一)贯彻执行不够到位。一是对照市级部门(单位)、各区县已公布的证明材料取消清单,部分单位政务服务网站的办事指南未调整,已公布取消的证明材料依然存在。例如,目前已公布取消的婚姻情况证明、死亡证明、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等,在政务服务网站上未及时同步取消。二是取消清单公布后,存在相关配套宣传资料没有及时更新或修改不够细致的情况。例如,部分单位的宣传手册、办事指南显示屏仅将证明材料分为必需类和非必需类,但未明确非必需类是否应提供。三是个别工作人员对本部门(单位)证明取消事项清单不够熟悉。比如,南太湖新区(原度假区、开发区)部分下属街道、村(社区)对于证明事项取消清单了解不够透彻,对政务服务网站的操作流程不够熟练。
(二)上传下达不够顺畅。一是个别部门(单位)未及时向下属单位传达相关信息。例如,目前职工个人社保可通过政务服务网、自助服务等方式查询,但国家电网在实际办理时仍然需职工本人到社保举证,并且在前期的证明材料清单中未列入此项。此外,部分学校还存在对教育局已公布的取消材料不了解的情况。二是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倾斜或技术支持还不够积极。例如公安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等部分项目由于技术支持、权限问题(由省级管控),需尽快向上级部门沟通后予以调整。
(三)协同攻坚不够深入。一是在优化证明中,部分单位在沟通协调上不够主动,数据共享合作机制有待加强。例如,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涉及相关部门数据开放的问题。二是针对部分难点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解决方案。例如,国家电网表示在办理户口本上无体现过世情况的,须由公安、医院等出具死亡证明,目前该证明事项暂未形成优化方案和后备取消方案。三是部分单位存在漏报证明材料的情况。例如,妇保院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未按公安部户籍登记机关规定给新生儿起名的,不能进行出生登记,须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变更新生儿姓名;父母身份证件信息变更换发出生证的,仍需公安机关的书面证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任务再明确,加快创建进度。各部门(单位)需及时更新政务服务网站的办事指南,对不需要由办事对象提供的、已公布取消的证明材料需及时删除,或者说明由部门以某些方式取得,对保留的证明需详细告知办事对象获取的方式,并对窗口纸质宣传资料进行细化完善。各部门(单位)、区县对于本次督查发现的问题,确保在第三批取消清单公布之前落实整改,加快推进 “无证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
(二)执行再强化,确保同频共振。各部门(单位)要强化对下属机构或公共服务行业的工作部署和培训指导,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切实掌握本部门(单位)证明取消事项清单,抓好“无证明城市”创建在各行业的延伸扩面。
(三)督考再强化,及时查漏补缺。市专班将充分发挥督查利剑和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督查和考核机制,以此营造比拼赶超氛围,确保“无证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深。
湖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
201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