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执行公开 > 重点改革任务
创建 “无证明城市”工作专报(第二期)(湖跑改办字〔2019〕53号)
【信息时间:2019-06-2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经过前两个月的持续发力与加速,我市“无证明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现将近阶段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1. 总体概况

市本级68个部门单位共梳理证明材料515项,拟清理取消459项,包括直接与依法取消137项、信息共享166项、承诺替代72项,占比89.13%;全市共梳理证明材料2468项,拟清理取消2263项,占比91.69%。全市第二批1289项清理取消清单已于5月底公布,累计公布取消1781项,占比72.16%。

、基本做法

(一)争取国家试点。探索建立告知承诺负面清单,除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适用对象除政府部门外,逐步向公共服务以及社会领域全面延伸,同时市本级和各区县联动推进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已争取到国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

(二)建设协查平台。在尚不能实现数据直接开放或者共享到大数据平台的情况下,采取部门间协查的方式取消证明。目前证明远程协查系统已基本开发完毕,正在推进第一批60余项证明材料上线,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市县镇村四级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部门间证明核验、共享效率。

(三)创新服务机制。针对高频疑难证明,创新建立遗失证明网上公示、数据远程协查、政府购买公证调查服务、信用承诺网上公示等多种证明服务机制。通过多次协调对接、攻坚破难,市级部门拟保留证明已经从5月份的81项减少到目前的56项,其中11项可实现容缺受理或自助查询,15项拟通过上述服务机制再优化。

(四)严抓督查落实。成立工作专班临时督察组,对前期两批公布的证明材料取消执行情况进行督察。一方面,走访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服务单位,检查线上线下办事清单调整情况,现场窗口工作人员是否知悉、执行本部门单位证明取消事项清单等;另一方面,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证明开具取消情况进行抽查,杜绝已清理的证明事项再次回潮。

三、存在问题

(一)数据归集共享有待加快。目前证明远程协查系统虽已开发完成,但共享数据平台中直接调用数据还是太少,相关数源部门需加快数据归集进程,建立数据归集涉及本系统各层级经办人员网络体系,规范归集机制。

(二)承诺替代事项有待扩面。目前市级部门上报拟承诺替代事项占证明总数的14%,比例偏低,基本为重要性不大、不直接涉及经济利益、事后补救容易的事项,部门还有失信者违约成本低、要为失信事项承担责任等方面的顾虑。

(三)购买公证服务有待协调。针对难以数据共享、部门间协查无法核实、由牵头部门核查工作量较大的证明等,计划采取政府购买公证调查服务方式,有关费用需要进一步协调。

(四)公共服务行业存在阻力。公共服务单位清理取消比例普遍偏低。目前市级保留证明最多的单位是金融机构,保留13项,且有11项未实现优化;其次是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对这些单位缺乏直接具体的考核抓手,且分布面广,证明取消后监督执行难度较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告知承诺试点。建立以市跑改办、市司法局、市发改委等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试点任务和工作步骤,精心组织实施。同时进一步强化我市公共信用平台建设,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保障信用承诺制的全面推行。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针对证明事项的特点,分类确定核查办法,明确核查时间、核查标准、核查方式等。建立“部门核查+社会公示”机制,开展承诺属实率调查,对难以进行网络核查的,完善部门联合检查机制,优化工作程序、加强业务协同,避免检查扰民。

(三)抓好行业延伸扩面。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银保监分局、市人行、市金融办等主管部门加强下属机构或公共服务行业的指导、督查和考核,积极营造公共服务行业的比拼赶超氛围,确保“无证明城市”创建全覆盖、无盲区。


附件:湖州市“无证明城市”证明事项清理情况统计表_84881附件:湖州市“无证明城市”证明事项清理情况统计表

 

                         湖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