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湖州2例!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信息来源: 市委改革办】 【信息时间: 2024- 01- 12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11月22日,省委改革办发文通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我市2个案例成功入选,分别为:湖州市《创新设立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赋能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湖州市吴兴区《打造“知识产权画像”一类事服务场景 以增值服务护航企业创新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2个案例吧!

 

创新设立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赋能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尤为重要。湖州应势而动,创建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机制,聚焦助企纾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建立问题反映机制。建立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机制,围绕“主题+问题”,邀请企业家紧扣主题,针对性反映问题。围绕“报名+点名”,在线上报名的同时,线下点名邀请企业家参会反映问题。围绕“见面+书面”,在企业家见面反映问题的同时,做好未能参会企业家书面提交问题的收集。


  二是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对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2天内交办、2周内办理回复。对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召开“月例会”研究破题,并由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半年一次、市委常委会每年一次开展“年分析”。


  三是建立问题督导机制。加强跟踪督导和回访评价,对问题办理不力的及时曝光、倒逼整改,并开展“回头看”。对办理过程中形成典型经验的,邀请企业家参与评选出“好案例”。


打造“知识产权画像”一类事服务场景 以增值服务护航企业创新发展

 

  吴兴区创新“知识产权画像”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按照专利整体情况、保护强度、创新高度等9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创新能力的无感体检,推动专利链与资金链、转化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是以“知产打包”打通“资金链”。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评估“价差大、落地难”,通过对知产成果的“打包”分析,形成创新能力综合评分,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授信。


  二是以“码上许可”打通“转化链”。“织里童装”是吴兴的富民产业,但专利侵权一直是痛点。吴兴区依托省级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探索“码上许可”的快速授权模式,将中国美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沉睡”外观设计专利导入“专利池”,童装企业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现“一秒授权”。


  三是以“专利导航”打通“人才链”。通过“画像”,将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与紧缺人才需求融合起来,通过精准匹配专利成果,将发明人作为引才目标,实现技术、人才同步招引。


  四是以“技术延链”打通“产业链”。聚焦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知识产权画像,生成“一图两库三清单”(专利链现状图;重要关联专利库、行业技术空白库;招商目标企业清单、重点行业协会清单和权威专家清单),以“专利链”引领“创新链”,以“创新链”精准“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