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无证明化”改革,来看看湖州的做法
【信息来源: 改革办】 【信息时间: 2023- 03- 13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导读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深入推进“无证明化”改革,以“无证明”是常态、要证明是例外、打造“办事不求人”省份为目标,全面清理证明事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2022年8月,李克强总理对我省“无证明化”改革作出批示肯定,并要求加大推广力度;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认真贯彻总理批示精神,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工作。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核验、部门核查、告知承诺制等方式,加大“减证便民”工作力度,持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今天,我们来看:湖州市“三化联动”推进“无证明化”改革 打造便民服务新生态。

  

湖州市

“三化联动”推进“无证明化”改革

打造便民服务新生态

 

  湖州市聚焦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改革工作,通过清理证明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告知承诺等举措,逐步构建“全市域、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证明事项“清单化”明确服务范围


一是找准办事“顽疾”。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向办事群众征集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证明“乱象”,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成立“巡查小组”,前往各级便民服务大厅开展全面排摸,及时发现烦扰群众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二是实施事项“清洗”。坚持“六个一律”取消标准,按照横向涵盖行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各行业公共服务单位,纵向细分区县机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全市各部门申报的2603项证明事项材料,公布取消2544项,占比97.73%,确保“应减尽减、能减则减”。三是推行清单“扩容”。根据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建立动态调整清单事项机制,定期更新证明材料、遗失声明、无证明村(社区)事项三张清单。截至2022年底,市级新增取消事项18项,新增遗失声明需要办理公告事项22项



 

以证明方式“多样化”畅通服务路径


一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出台《湖州市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方案》,联动区县建立“承诺+公示+核查+惩戒”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工作机制,实现63项证明事项的告知承诺。2022年,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办理告知承诺8130件二是全力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湖州门户网站,打造湖州市“遗失声明”网上公告平台,优化声明公告形式,建立遗失声明

数据库,实现补办声明数据实时在线一网查询,有效解决纸质媒体发布遗失声明信息分散、不便于查询等问题。三是全域推开政府购买公证服务。针对部门难以核实、村(社区)难以出具的疑难证明,将公安、民政、社保等领域14项证明材料列入政府购买公证服务清单,通过申请人委托、部门指派的方式,由公证处组织调查,出具公证书、法律意见书或调查报告,为群众统一提供公证服务。2022年,共开展政府购买公证服务126件,帮助群众节约公证费用31.5万元

 

 

以证明监督“制度化”保障服务质效


一是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在各级政务办事大厅设立“无证明化”改革监督专窗,受理办事群众的投诉举报情况,对保留清单外仍然向申请人索要证明或应取消而未取消的,严肃问责追责。二是建立督察暗访制度。由市委改革办牵头、联合市司法局等部门以及第三方机构组成督察组,以网上查询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对照证明事项清单对全市重点部门单位、各区县遗失声明执行等情况开展督察暗访。2022年,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个三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围绕公共服务领域“无证明化”改革情况、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情况、督查反馈情况等指标,开展“无证明化”改革定期通报,对各区县、部门“无证明化”改革成效进行亮晒比拼,并纳入年度考核,推动改革工作稳进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