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深度体验营商环境 实地观察吴兴模式
【信息来源: 市委改革办】 【信息时间: 2023- 08- 22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各项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7月26日上午,市委改革办组织特约改革督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观察活动,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领域的10名代表赴吴兴区进行集中探访。


  

  “修钟表、配钥匙、缝补裁剪,这个社区服务点为什么放置这些柜台?”走进吴兴区龙泉街道“烟火+”社区服务便民小店,代表们首先被充满琳琅满目的“修补”工具吸引,同时发出疑问。“为了让流动摊位成功‘落地’,让‘小修小补’回归社区,为湖州增添城市‘烟火气’,我们招募了一批‘修补’行业的手工艺人免费入驻,集中为手工艺人办理营业执照,引导手工艺人按照城市管理规范经营……”负责人沈波介绍说。为了支持弱势个体工商户在社区从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龙泉街道办事处推出了这一便民试点。目前,已有7家商户常态化入驻,每周服务居民达120人次。”


 

  “这个便民服务点非常好,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种创新举措,既解决了老百姓的需求,又方便了个体工商户,值得推广。”体验官陈忠在参观后表示。


  第二站,督察员和体验官们来到了吴兴区的太湖实验室,该实验室坐落于湖州丝绸创意产业园,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是吴兴区政府于2020年联合国内外多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独立法人单位。


  据介绍,太湖实验室项目主要承担组织制定实验室及相关研究院建设规划、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科研工作,通过集聚科创资源、体制机制创新,为湖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支撑。


  “当前研发人员入驻情况和配套设施怎么样?”体验官汪蚕清对人才培养情况表示关心。“目前整体入驻率达到85%以上,研发人员有一两百人,配备食堂、咖啡吧……”吴兴区科技局李颖介绍说。


  第三站,代表们来到湖州市知识产权产业园,该园区经市政府批准由市市场监管局与吴兴区政府共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于2022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营。


  “这个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哪些服务内容?”特约督察员朱志熊向中心的前台工作人员展开咨询,工作人员回答,“我们的商标窗口可以办理商标的注册申请、变更、转让、续展等,与商标相关的一系列申请均可受理。如果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我们也提供政策咨询、处理建议等,目前每个月可帮助一百多人解答疑问。”


  “我们的服务强调获得感,一方面是从0到1的知识面的提升,面对企业咨询,工作人员会耐心梳理整个流程。另一方面,是从1到10的质量的提升,不但要让企业明白运作机制,还要让企业经营得更专业、更合规。”负责人楼黎介绍说。


  据介绍,产业园聚焦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以“浙江知识产权在线”为核心驾驶舱,布局“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机构集聚中心、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和协同保护中心等四大中心,形成“一平台、四中心、全链条”的服务载体。


  目前,已有4家省内外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市中院巡回审判庭、区法院共享法庭、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入驻,形成了高层级的服务群体。


  参观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体验官姚林顺感慨,“我们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工作就是要用心为企业经营解决实际问题,将举措落实到位,围绕经营做好服务,让共享法庭脱离‘供享’,实现‘共享’。”体验官林先其表示,“知识产业园非常好,技术的最终落点就是知识产权,希望产业园加强与企业联动,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集中观察结束后随即开展了座谈交流,特约改革督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代表纷纷发表观察体会,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工作进行了由点及面地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市委改革办将认真梳理,落实清单化闭环处置,推动问题有效化解,同时进一步创新形式,用好“督帮一体”等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改革督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的作用,全力推动打造“让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