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省《竞跑者》关注!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来看看湖州市德清县的做法
【信息来源: 市委改革办】 【信息时间: 2023- 12- 22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日,省《竞跑者》刊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做法》,介绍湖州市德清县坚持建制度、畅路径、优服务,多措并举推动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的经验做法,一起来看看!



德清县

坚持建制度、畅路径、优服务

多措并举推动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

近年来,德清县作为首批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和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先行先试探索,2022年全面启动实施“万幢(套)农房盘活工程”,大力推动了民宿、农业科创等乡村产业发展。2015年第一轮全国试点改革以来截至2023年9月底,全县已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8509宗3412亩,盘活房产价值约41.08亿元


1 多点多面创新,建立规范化盘活制度


一是探索“双使用权”制度。针对宅基地流转受限,使用权流转缺乏规范性制度保障问题,制定“双使用权”登记颁证文件,对盘活流转的农房设定房屋使用权,在全国率先为外来民宿业主颁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的“双使用权”不动产证,签订规范流转合同,实行物权加合同双重保护,证书可抵押贷款、可再次流转,具备流通价值。截至2023年9月底,已登记发证23本

二是探索抵押融资制度。针对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生产经营和消费资金缺乏问题,出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农居金服”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国破法首创“单一”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首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公积金贷款”,贷款利率同比商业贷款下降1/3。截至2023年9月底,首批12户代表获得750万元授信,已办理公积金贷款18笔461万元

三是探索合作建房制度。针对农村居民无力建房、无力住房改造和城市资金引入农村地区参与发展乡村产业不足的两难问题,出台《合作建房管理办法》,允许外来资本与本地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联合新建、改建、扩建或者装修装饰房屋,创新长租、托管、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用于发展民宿客栈、休闲农业、互联网+等产业。截至2023年9月底,已开展合作建房165起,吸收社会投资9.3亿元

 


2 分区分类推进,打通多元化盘活路径


一是引进社会资本激活一批。西部山区依托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利用农户闲置宅基地、农房,以及各类资产,发展“宅基地+文旅”“宅基地+电商”“宅基地+培训”等产业。如,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裸心堡”“裸心谷”等高端精品民宿,截至2023年9月底,盘活1197幢闲置宅基地(农房)用于发展度假民宿共896家;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自2021年1月成立截至2023年9月底,已经开展线下培训42期,培训从业者876人

二是整治提升改造盘活一批。东部平原地区,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宅基地复垦,有效提升宅基地盘活利用率。如,洛舍镇东衡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现代型中心村建设,积极实施宅基地复垦、矿地复垦、村庄集聚,规划发展钢琴文化园、农业观光园、文化园等现代产业。截至2023年9月底,全县通过整治盘活宅基地共1941宗1552亩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一批。2021年9月,出台《德清县集体土地上住宅房屋征迁房票安置实施意见》,针对县城周边城郊结合部,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内宅基地退出置换房票制度,推进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9月底,通过房票方式共退出宅基地299户,占退出农户的26%,其中非中心城区农户选择房票退出的比例高达45.7%,给这些农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3 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专业化盘活服务


一是推行一窗审批。为简化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的权属登记、流转、利用等环节的审批手续,推行“一窗制”“一站式”服务,明确所需的材料、要求,化繁为简、即到即办、一次办结,各镇(街道)为宅基地流转盘活提供无偿代办服务。

二是制定办事指南。出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登记办事指南,制定标准化的格式范本,对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方式、租赁期限、收储模式、流转对象、经营产业、流转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引领。

三是打造线上平台。依托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数据库,开发“宅富通——农房激活一件事”应用,打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通道,破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采用实景三维、VR技术、现场照片对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直观立体展示,让潜在客户“身临其境”查看周边生态环境、农房构造、交通设施,促进价值发现,提高流转效率。截至2023年9月底,已有105宗闲置农房在线上完成“挂牌”流转。